2017年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《生物化學》考試大綱
單元 |
細目 |
要點 |
|
一、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|
1.氨基酸與多肽 |
(1)氨基酸的結構與分類 |
|
2.蛋白質的結構 |
(1)一級結構 |
||
3.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|
(1)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|
||
4.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|
蛋白質的等電點、沉淀和變性 |
||
二、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|
1.核酸的基本組成單 |
(1)核苷酸分子組成 |
|
2.DNA的結構與功能 |
(1)DNA堿基組成規(guī)律 |
||
3.DNA理化性質及其應用 |
(1)DNA變性和復性 |
||
4.RNA結構與功能 |
(1)mRNA |
||
三、酶 |
1.酶的催化作用 |
(1)酶的分子結構與催化作用 |
|
2.輔酶與酶輔助因子 |
(1)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 |
||
3.酶促反應動力學 |
(1)Km和Vmax的概念 |
||
4.抑制劑與激活劑 |
(1)不可逆抑制 |
||
5.酶活性的調節(jié) |
(1)別構調節(jié) |
||
6.核酶 |
核酶的概念 |
||
四、糖代謝 |
1.糖的分解代謝 |
(1)糖酵解的基本途徑、關鍵酶和生理意義 |
|
2.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|
(1)肝糖原的合成 |
||
3.糖異生 |
(1)糖異生的基本途徑和關鍵酶 |
||
4.磷酸戊糖途徑 |
(1)磷酸戊糖途徑的關鍵酶和重要的產物 |
||
5.血糖及其調節(jié) |
(1)血糖濃度 |
||
五、生物氧化 |
1.ATP與其他高能化合物 |
(1)ATP循環(huán)與高能磷酸鍵 |
|
2.氧化磷酸化 |
(1)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|
||
六、脂類代謝 |
1.脂類的生理功能 |
(1)儲能和供能 |
|
(2)生物膜的組成成分 |
|
||
(3)脂類衍生物的調節(jié)作用 |
|
||
(4)營養(yǎng)必需脂酸 |
|
||
2.脂類的消化與吸收 |
(1)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 |
|
|
(2)甘油一酯合成途徑及乳糜微粒 |
|
||
3.脂肪的合成代謝 |
(1)合成的部位 |
|
|
(2)合成的原料 |
|
||
(3)合成的基本途徑 |
|
||
4.脂酸的合成代謝 |
(1)合成的部位 |
|
|
(2)合成的原料 |
|
||
5.脂肪的分解代謝 |
(1)脂肪動員 |
|
|
(2)脂酸β-氧化的基本過程 |
|
||
(3)酮體的生成、利用和生理意義 |
|
||
6.甘油磷脂代謝 |
(1)甘油磷脂的基本結構與分類 |
|
|
(2)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|
|
||
7.膽固醇代謝 |
(1)膽固醇的合成部位、原料和關鍵酶 |
|
|
(2)膽固醇合成的調節(jié) |
|
||
(3)膽固醇的轉化及去路 |
|
||
8.血漿脂蛋白代謝 |
(1)血脂及其組成 |
|
|
(2)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及功能 |
|
||
(3)高脂蛋白血癥 |
|
||
七、氨基酸代謝 |
1.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及營養(yǎng)作用 |
(1)氨基酸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|
|
2.蛋白質在腸道的消化、吸收及****作用 |
(1)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|
||
3.氨基酸的一般代謝 |
(1)轉氨酶作用 |
||
4.氨的代謝 |
(1)氨的來源 |
||
5.個別氨基酸的代謝 |
(1)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|
||
八、核苷酸代謝 |
1.核苷酸代謝 |
(1)兩條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徑的原料 |
|
2.核苷酸代謝的調節(jié) |
(1)核苷酸合成途徑的主要調節(jié)酶 |
||
九、遺傳信息的傳遞 |
1.遺傳信息傳遞概述 |
中心法則 |
|
|
2.DNA的生物合成 |
(1)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|
|
3.RNA的生物合成 |
(1)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|
||
十、蛋白質生物合成 |
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概述 |
(1)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概念 |
|
十一、基因表達調控 |
1.基因表達調控的概述 |
(1)基因表達及調控的概念和意義 |
|
2.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|
(1)原核基因表達調控(乳糖操縱子) |
||
十二、信號轉導 |
1.信號分子 |
(1)概念 |
|
2.受體和信號轉導分子 |
(1)受體分類和作用特點 |
||
3.膜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 |
(1)蛋白激酶A通路 |
||
4.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 |
類固醇激素和甲狀腺素的作用機制 |
||
十三、重組DNA技術 |
1.重組DNA技術的概述 |
(1)重組DNA技術相關的概念 |
|
2.基因工程與醫(yī)學 |
(1)疾病相關基因的發(fā)現(xiàn) |
||
十四、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|
1.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|
(1)癌基因的概念 |
|
2.生長因子 |
(1)生長因子的概念 |
||
十五、血液生化 |
1.血液的化學成分 |
(1)水和無機鹽 |
|
2.血漿蛋白質 |
(1)血漿蛋白質的分類 |
||
3.紅細胞的代謝 |
(1)血紅素合成的原料、部位和關鍵酶 |
||
十六、肝生化 |
1.肝的生物轉化作用 |
(1)肝生物轉化的概念和特點 |
|
2.膽汁酸代謝 |
(1)膽汁酸的化學 |
||
3.膽色素代謝 |
(1)游離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的性質 |
||
十七、維生素 |
1.脂溶性維生素 |
脂溶性維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|
|
2.水溶性維生素 |
水溶性維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|